特朗普必输!若对华关税再加征50%两岸统一进程大概率将加

来源:九州竞技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4 08:06:21

  72年之前,毛主席曾讲道:“和美国这场仗要打多长时间,我们不做决断。不管是杜鲁门、艾森豪威尔,还是后续的哪位总统,他们想打多久,我们就奉陪多久,直至取得彻底胜利。”

  在2025年4月2日,特朗普对外宣称要对中国商品提高34%的关税,使得总关税达到了54%。

  中国迅速展开反击,一次性发射11项举措,同样对美国商品加征了34%的报复性关税。

  谁能料到,丧心病狂的特朗普再度将关税提升了50%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时,必须缴纳高达104%的税费。

  那么,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的原因是什么呢?全面开启关税战意味着什么,会给中美两国带来哪些影响呢?为何说中美贸易战会加快两岸统一的进程呢?

  若中国不撤销加征34%的反制举措,美国会对中国进一步额外征收50%的关税。

  4月7日特朗普发出威胁后,我国商务部、外交部很快作出回应,表示“倘若美方执迷不悟,中方必定坚决奉陪”。

  到了4月9日,特朗普宣称所谓的“对等关税”正式生效实施,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总关税提高到了104%,中美贸易随时存在“脱钩断链”的可能性。

  需了解的是,早在4月5日,美国50个州就出现了1200场“反对特朗普大”,超过60万人喊出“拒绝独裁者”“住手”等口号,要求特朗普马上停止肆意妄为。

  “对中国征收104%关税”的消息正在美国引发广泛关注,新一轮的抗议活动也在筹备之中。

  倘若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,特朗普莫说撑到四年任期结束,只怕连中期选举都难以坚持到最后。

  据特朗普本人所言,他采取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实现“贸易逆差归零”,以解决美国面临的债务危机。

  在2024年,美国与中国的货物贸易中,中国的顺差大约达到了2.98万亿元人民币(超过4100亿美元)。

  由于此前几届总统大肆铺张,美国国债现已超过36万亿美元,每年需支付的利息达1万亿美元,这一数额占到全年财政收入的20%。

  如此一来,2024年美国出现了高达1.8万亿美元的财政缺口。要是不改变当前这样的情况,美国入不敷出的财政赤字会很快突破2万亿美元。

  在特朗普打出的这套关税“组合拳”影响下,其他几个国家或地区只有两个选择,一是缴纳费用,二是出让自身产业,或者大量采购美国商品。

  然而,他全然未曾料到,中国果断发起反击,开启了全方位的对等关税较量,成为全世界最具锋芒的“挑战者”。

  针对特朗普政府加征一定的关税的行为,我们会采取对等举措,即美方对中国商品加征多少关税,中方就对美国商品加征同等额度。此外,我们还会采取限制稀土出口、制裁美国企业等措施,以反制手段对美国形成制约。

  中国的态度十分清晰,若要展开谈判,必须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进行,就像外交部所讲的:“对中方施压、威胁、讹诈,并非与中国交往的恰当方式”;倘若要发起对抗,中国会坚决应战,绝不退让。

  让特朗普愈发感到绝望的是,在贸易战的背景下,中国推进进程的速度反而加快了。

  4月8日,特朗普称“我曾跟台积电讲过,要是它不到美国设厂,我们就对其加征100%的关税”,这话让赖清德颜面尽失。

  3月,台积电拿出千亿美元前往美国建设工厂之际,赖清德再三声称:“没有一点胁迫、施压的情况,这纯粹是商业举动。”

  彼时,美国既未给予台积电分毫补助,也未向赖清德作出任何承诺,连一句空口许诺都没有。

  当“疑美论”在岛内快速扩散之际,众人纷纷指责赖清德“出卖台湾以谋取个人私利”。

  4月2日,美国宣称会对台湾地区征收32%的税率,仅比彼时大陆的34%少了2个百分点。

  他宣称:“中国台湾地区不会实施关税报复举措,企业针对美国的投资承诺同样不可能会出现任何变化。”

  赖清德不但不对美国的关税采取报复举措,反倒大肆宣扬对美投资,真可谓是“毫无底线地讨好美国”。

  台湾地区第二大出口市场为美国,《彭博社》表示:“在实施关税之后,台湾向美国的出口预计会降低大约63%,这相当于GDP萎缩约3.8%。”

  美国休士顿州立大学的副教授翁履中表示:“毋庸置疑,这是台湾经济在近几十年间遭遇的最为严峻的危机。”

  翁履中还提及:“当下欧洲、日本都在排队和美国展开谈判,可赖清德连参与谈判的资格都没有。”

  一系列举措实施之后,使得台湾支出增多、收入减少、经济下滑,这不仅加深了岛内民众对美国的怀疑,还让大家对当局的不满情绪进一步高涨,进而强烈呼吁缓和两岸关系。

  在美方推行“穷台”策略的大环境里,中国大陆完全能采取行动实现“富台”目标。

  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、最大的出口市场始终是大陆,并且长期在与大陆的贸易中保持顺差。

  若大陆在这样一个时间段拓展与台湾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贸交流合作,提升岛内的就业水平和民众人均收入,势必能够赢得台湾民众的民心。

  反之,大陆可以通过逐步废止“ECFA(针对部分台湾商品实施低关税或免税政策的协定)”,向施加压力,促使其与大陆开启谈判。

  总而言之,特朗普所推行的关税政策,使得中国大陆既能给台湾地区“送炭取暖”,也能“添寒增困”,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,都将加快两岸统一的进程。

  美国挑起贸易争端,必然会让自己遭到反噬,就像掷出的“回旋镖”最终飞回击中自己一样。

 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表示,特朗普当下推行的关税政策,不仅难以达成“制造业回流”的目标,而且全部成本都将由美国民众来承担。

  价格实惠且品质优良的中国制造产品,全方位覆盖了美国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。

  美国东北总商会会长路霞,来自美国洛杉矶,她表示:“近几日,差不多所有美国人都开始疯狂‘储备货物’。囤的大多是牙膏、厕纸这类日用品,家庭和办公室的使用量最大,反正迟早都得买,不如多买些。一瓶洗发水价格已经上涨了12美元,过几天必定还会涨价。”

  美国民众称:“这并非萧条,而是衰退。现在锅具、刀具、卫生纸等各类物品价格都在上涨,超市里挤满了人。只要中国商品摆上货架,必然会被抢购得一干二净。”

  此外,像Costco这类大型超市,鸡蛋价格从1美元涨至19.9美元,算下来约7美元一个,大概相当于5元人民币。

  无论是像汽车、手机、半导体这类的大规模的公司,亦或是制造家具、日用品的中小型企业,全都高度依赖中国的原材料、零部件以及供应链。

  美国汽车供应链中,中国零部件占比达15%。由于关税提高,汽车成本上升,价格必然会上涨。

  倘若价格提升,购买者的数量便会降低。一旦购买者变少,企业要么实现转型,要么面临破产。

  就拿手机来说,以苹果公司为例,依据美国媒体给出的统计数据,苹果公司生产一部iPhone16Pro手机,官方定价为1100美元,而其全部硬件成本总计约580美元。

  在美国把针对中国的关税提升至104%之后,一部iPhone16Pro的成本会上涨至约1400美元,届时其售价大概会达到2000美元。

  此外,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,不仅将中国商品拒于美国市场之外,还使得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也基本关闭了大门。

  如此一来,美国企业要么将业务转移至其他几个国家,要么选择停业。然而,在短期内,它们难以寻觅到能替代中国的市场,看起来只能选择后者了。

  美国股市走低,物价攀升,企业关停……美国自顾不暇,哪还有精力去操心赖清德这类“”分子。

  即便特朗普企图借炒作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,那些连基本温饱都难以保障的民众也必定会强烈。

  诚然,特朗普所推行的关税政策能够被看作是促进两岸统一的“催化剂”,然而并非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。

1.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

点击复制微信号

九州竞技